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性别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儿童绘本研究
项目类别: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批准号:22CZW051
所在学科:中国文学
项目负责人及单位:王帅乃(BV伟德国际官方网站)
进行时间:2022.11-2024.04
最终成果:《性别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儿童绘本研究》
代表性论文:
1.《“中国风”与经典故事的重新讲述——关于当代儿童原创绘本艺术叙事的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CSSCI期刊,一级),2023年第8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转载);
2.《性别视角下的“中国风”绘本经典重述》,《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期刊,一级),2024年第2期;
3.《新世纪儿童文学创作的问题及反思》,《中国文学批评》(CSSCI期刊),2024年第2期;
4.《寻回中国童话书写里的“女性情谊”》,《中国图书评论》(CSSCI扩展版期刊),2023年第6期;
5.《怎样看待童书中的性禁忌》,《文学自由谈》(北大核心期刊),2023年第6期;
6.《小房子,世纪末的斜阳重奏曲————从一部经典透视绘本的三维叙事艺术》,《写作》,2022年第5期;
二、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21世纪以后,原创绘本发展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近年来,绘本文类成为国内图书市场码洋比重最大的类别,其中原创文本比重更持续攀升,绘本在儿童读者“自我”及社会意识(包括“性别意识”这一重要部分)的建构中所承担的功能被进一步重视与发掘。然而,对原创绘本的性别研究却仍较为缺乏。本研究以由大陆作家完成文字文本的文学性绘本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立足于文本,尝试从性别视角系统地、学理地梳理并结合阶层/国族等其他维度与相关理论资源对当代中国儿童绘本作出更深入立体解析与整体把握。
研究首先梳理了当代中国儿童图文叙事作品内性别书写的发展历程及背景成因。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即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点)以来,儿童图文叙事作品中的性别书写深受社会经济制度、文艺政策的影响,可分为四个阶段。二元对立的菲勒斯中心性别秩序存在于自“类绘本”时期至今百余年的中国儿童图文叙事作品演变史中,这可以说是原创儿童图文叙事文本性别书写的总特征,只是不同时期其表现状貌有所不同,但自绘本文类自觉的三十年来,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作品呈增多趋势。
本研究接着解析了原创绘本中基本性别形象的三维构成。在原创绘本文字和图像的二重叙事中,人物在发型长短、衣饰打扮、五官神态及身材呈现等造型设计方面均呈现出较明显的传统刻板的性别气质。原创作品中女性人物从事的职业角色类别少、表现家外职业活动的时间少、职业女性题材的绘本数量少。在重情节叙事的儿童文学各体裁中,“叙事情节线”的设计尤能体现人物的行动力和对亲密他人、生活社区乃至普遍环境的影响力,原创绘本中不同性别人物的“行动方式”书写和“故事走向”特别是结局导向使其女性形象较难作为强行动力者和“影响者”被呈现。
本研究继而探讨了原创绘本的性别“声音”书写。这一部分主要从叙述学和文体学角度,对文本内不同性别人物的“发声”方式及状况作出分类解析。原创绘本叙事中,女性人物常处于被“消声”的位置。这主要是叙述视角缺失、重复性别秩序惯性和对女性的“婴幼化”修辞的结果。但作品也同样可以通过叙述策略和语言设计传递性别弱势者的声音,让习惯于“阳刚表达”的男性人物得以拥抱善于倾听、平等共情、多元包容的积极对话模式。常见的手法处理包括文字层的“直言”、绘画表意符号和书籍设计语言的配合,以及“与经典文本的互文”等。
研究亦分析了亲密关系中复杂多样的性别互动模式。性别视野下原创绘本的亲密关系主要分为长幼代际关系和同伴关系两类,其中长幼关系的长者性别区分度较为显著。报告从空间与物质现象学角度考察了包裹于家事空间中的长辈女性,此种书写对女性生命力量起到展示与桎梏的双重作用。原创绘本较之其他文学体裁有更明显的表现长辈男性的胆怯疲惫与情感需求的意愿,它们通过(或温柔或幽默的)赏罚机制尝试为“男性气质”赋予新的内涵。而在同伴关系的书写上,原创绘本呈现出“友善偏好”和“性别秩序遗留”的双重特征。
最后,本研究针对性地对“中国风”绘本展开了性别分析。在引进类作品长期占据绝对优势的绘本市场中,“中国风”作品成为原创绘本里异军突起的一支,因其更为道地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学经典的理解与重述获得了童书消费者的较高认可度。本部分对“经典重述”型和当代写实主义故事两类代表性“中国风”绘本中包含的性别叙事方面的不足与创新作出了分析。虽然整体而言,中国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重述绘本的性别叙事受到民间文学文体传统的影响较深,保留着较多的传统性别叙事印迹,但近五六年来,女性视角与多维度综合意识下的叙事脚本逐渐增多,新视角下神话与民间故事重述里新的母神形象的创建、“性转”策略的使用和文人经典故事重述中女性欲望的注入、“双性同体”叙事的运用,可为书写的典型表征;并且,在左翼叙事的发展脉络和与欧美自由主义底色文本的对比中,本研究最终章探讨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叙事能够为绘本的性别书写所带来的独特价值。
综上,当代中国儿童绘本中的性别书写有着纵向演变的阶段性特征与内部复杂的写作风貌。整体而言,我国儿童绘本中的性别意识有所增强,但其中也始终因袭、内嵌着传统的性别等级秩序。既有受传统性别话语束缚较深、将女性人物客体化的作品,亦有在充分遵循绘本多维叙事艺术写作语法的基础上,自觉反映性别生存境况、打破传统性别秩序的文本。性别视野中原创绘本作品与世界经典绘本的对读比较为我们呈现出前者的局限之处,亦展示出原创绘本性别书写提供的“中国经验”;而绘本的性别书写与纯文字儿童文学及成人文学的考察比较,则更有效度地显示出前者确实既属于普遍儿童文学与文学的有机构成部分,同时又拓展了当代整体文学的疆域与格局,其高扬的童年价值与艺术上的综合开放性为后者的写作带来新的启示和可能性。
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课题第一次从性别视角系统地研究原创绘本的书写,具有明显的学术开创性。当前从性别视角出发考察中国原创绘本书写情况的专门研究甚少,仅有的观察论文基本集中在教育学与传播学领域。本研究立足于中文学科和绘本的文学本体属性,以对绘本的文本细读为基础,对原创绘本中的性别书写作出立体的考察,纵向上把握原创绘本性别书写的总特征,并梳理出阶段性表现,横向上结合性别研究重点关注的书写现象,在此过程中深入探讨了原创绘本作为儿童文学其中一脉、亦是整体文学中一种新兴的文类与性别书写之间可能存在的张力,其具有的独特表现、目前可能存在问题及可能供给后者的新的书写可能。
在应用价值方面,本研究十分注重新阐释思路的探索和拓展,不论是对基本性别形象的分析批评还是对积极传达弱势性别声音技巧的展示,或是对“阴性文化”积极面向所作的现象学意义阐释,对身体、私人情感、互动关系之于主体性的积极作用的再发掘,实际上皆可化而为创作实践时的思路启发或牵引。与此同时,本研究亦在中外绘本作品的比较对读特别是在对公认的经典脚本的分析中,提取原创绘本性别书写可借鉴的写作思路和处理技巧,尝试以更具体的方式如提炼归纳在图文配合、镜头语言使用和性别符号搭配应用方面的实用技巧,回应当下绘本文学创作的实践问题,使得理论探索能真正为解决实际创作困难提供引导力与支持。而本课题的成果特别是中外绘本性别书写的比较分析和对原创绘本性别书写独特价值的定位阐释亦已应用于项目负责人开设的主流文化媒体批评专栏的写作中,该专栏文章在业内研究者、出版从业者和读者中皆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已与广东人民出版社·乐府文化签订出版合同,其系列第一部预计今年内出版。
四、项目负责人介绍
王帅乃,BV伟德国际官方网站儿童文学专业(交叉学科)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1项。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方文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论文被权威文摘、复印资料转载,于《新京报书评周刊》《澎湃新闻》等国内主流文化媒体开设文学与文化批评专栏或长期供稿,即将出版批评专著《让美寻找美——凯迪克金奖绘本研究》。